1917年,53岁的齐白石在北京琉璃厂南纸铺,挂出招牌,卖画刻印。陈师曾“伯乐相马”,相见恨晚,晤谈甚欢,高山流水,皆遇知音。之后齐白石的艺术之路在陈师曾的帮扶下顺风顺水,驶上人生快车道,终成一代宗师。
100年后,同样是在北京琉璃厂,47岁的旅加画家李巍松在杏坛美术馆举办个展《丹青供养:李巍松绘画展》,求艺问道,以画会友!
艺界譬若武林——“见自己,见天地,见众生”,洵为知论。李巍松在艺术之路上孜孜矻矻,废纸三千,扎根传统,遍临各家,“躲到加国成一统,管他冬夏与春秋”,算是见到了自己;来到京城,在北京师范大学旧址上,当年鲁迅、陈独秀等文宗巨匠出入之地举办个展,是借一方宝地见识天地;他抱着一颗对艺术无比虔诚的心敬祈京城的“陈师曾们”能像当年对待齐白石一样多多提携、批评、关心、关爱、支持、扶持——让他“见众生”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《玉堂富贵》 纸本设色 100x50cm 2022
疫情三年,恍若隔世,避开尘氛,蜗居画室。李巍松又画了不少工笔重彩精品,有的已经在“朋友圈”晒而后快,有的尚庋藏深闺,待“掀开盖头”。
继北京杏坛美术馆展事6年后,李巍松也终于熬到了当年齐白石初造京师的年龄——53岁。
他重整画筴,精挑细选,日夜兼程,再赴京城。作为“42工坊”首展,“犹抱琵琶半遮面,晚荷花缀露珠圆”。
画艺精进否?实验突破否?寓新于古否?继续请益帝都的“陈师曾们”。
当然,求教倒是居其次,亮宝才是硬道理。
李巍松虽非出身书香门第,但其自幼酷爱绘画、书法、篆刻,“一身的艺术细菌”。无数个寒假、暑假,都交给了各种书法班、绘画班,也算受过较为系统的素描训练、色彩锻炼、审美提炼。
绘画是线条的艺术,书法是根本,绘画乃生发。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,书法阶段不可逾越。李巍松从小便打下坚实的书法童子之功:先习《神策军碑》,转次《颜勤礼碑》,转远《史晨碑》、《礼器碑》、《峄山碑》,倾心于传统,揖教于乡贤。遍临诸家,四体皆能;法外求法,别有会意。
清人《书法秘诀》开篇明义:“凡欲学书之人,工夫分作三段:初要专一,次要广大,三要脱化。”
据陈少梅的女婿米景扬回忆,当年陈少梅习倪字,一张小纸片,四个角磨得都没有了,依然不舍得扔,日课夜诵,摄其魂魄。李巍松亦习倪字,参以瘦金,变其形貌,渐成己面:“笔笔规矩中出,深谨之至,奇荡自生。”(王澎《论书剩语》)
《出淤泥而不染》 纸本设色 60x40cm 2021
遍观李巍松绘画题款:雅致中不失古意,古质中渗透今妍;“古不乖时,今不同弊”(孙过庭《书谱》)。
因为工笔画要一次成型,要求线条精准、濡色到位,故对笔头功夫要求甚高。每一濡色,必开新笔,免染杂质。李巍松有次去一个笔庄,一次订购500支特制“红樱桃”,笔庄老板错把他当成了笔贩子。
李巍松画艺导源于于非闇,泛滥于陈之佛,旁求于田公炜,纵横于张大千。“大千流连绘事,倾慕平生,古人之迹,其播于人间尝窥见其八九,求所谓六朝隋唐之迹,乃类于寻梦。”
“处处留心皆学问”。李巍松心心念念,惟精惟一,应物象形,随类赋形,经营位置,传移模写,“蕴思含毫,游心内运,放言落纸,气韵天成(萧子显《南齐书·文学传论》)。”
宋黄昇《鹧鸪天》中有句:“风流不在谈锋胜,袖手无言味最长。”话多易伤人,无声胜有声。李巍松敏于行而讷于言,闲静默存,笃怀远操;悦诗书以求道,不与人争短长;洒翰墨以怡情,己慎独而留余。
《十八罗汉组画-苦行》 纸本设色 100cm×50cm 2014
当然,碰到不以为然之事,不相熟的李巍松哼哼哈哈、一笔带过;而对朋友知音,他也会直言不讳,忠言逆耳,不做“沉默的大多数”。
有次我礼貌性地发了一条恭维某画界权威的微信,李巍松看后非但没有为我“点赞”,而且直戳我的痛处:“又拍马屁”!
1999年,嘉德拍卖推出“中国美术百年专场”。一张陆俨少题写的“敬之斋”书法横披,底价才6000元。李巍松之前并没用过斋号,而“敬之”二字击中胸膛,正中下怀。
这不就是孟夫子“敬人者人恒敬之,爱人者人恒爱之”高度浓缩吗?
这不就是自己一直以来对艺术的笃定秉持吗?
这不就是自己时常抄录的《诗经·颂·周颂·闵予小子之什·敬之》中的“敬天勤学、自我戒勉”吗?
从此,在“李巍松”的词条下,“敬之斋”如影随形,成了他的面子和里子。
现世纷扰,价值多元。李巍松怀揣一颗“敬之”虔心,敬人敬艺,敬道敬法。他很少参加各种邀请展、提名展、学术展、文献展,“乱我心者,昨日之日不可留;扰我心者,今日之日多烦忧”。他主要怕动摇自己的定力军心,也怕耳濡褊急怪躁之画风、目染浮靡轻佻之陋习。
《水月观音》 纸本设色 100x50cm 2021
李巍松现在一年到头,除了画画,别无他途——成了名副其实的“职业画家”!
每年他都要回多伦多住上大半年,刚置办下一处两亩地的大房产。在那儿,人生地不熟,找个“话聊”的人都难,交一帮酒肉朋友更不是他的长项,只有耽于笔墨,丹青供养:管窥晋唐宋元古法之高华,心印先贤圣哲六艺之堂奥,“不解酒趣,但解羽觞,吾思故人,实获我心!”画累了就“雪后寻梅,雨际护兰,霜前访菊”,打发寂寥时光,疗养外质内素;“风外听竹,露滴松梢,独坐观荷”,执着野客闲情,供养文人深趣。
乙未初秋,我为其策划的“古质今妍——李巍松画展”在河南省美术馆隆重而热烈地举行,各路诸侯、四方贤达、各地藏家“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”,丝竹乱耳,盛况空前。
李巍松首次举办这么高规格的大展,受宠若惊,心理破防,还煞有介事地拟了个“骈体文”的邀请函,其辞曰:
巍松画展,古质今妍;
选堂赐签,家英弃言;
婆婆世界,清凉无边;
丹青供养,欲辨忘言;
广大精微,纸上江山;
若工若匠,载欣载瞻;
谨邀阁下,光临指点;
以携来者,辉耀展馆;
少长雅集,薄酌把盏;
春风秋水,相见长欢。
开幕式还邀请了电视台的当家花旦倾情主持,只可惜经验不足,忙中出错,忘了让李巍松压轴亮相“致答谢词”。
作为策展,与有羞焉!李巍松倒挺豁达,习惯退居幕后,一退再退,退无可退。
《宝塔映月》 纸本设色 42cmX85cm 2021
风云际会,机缘巧合。李巍松看了不少心仪的近现代名家原作之后,眼界大开,境界陡增,也彻底破解了王维说的“丈山尺树、寸马分人”之三昧与妙谛。
从古至今,看原作、睹真迹都是绘画者的必修课——丁酉金秋故宫博物院展出王希孟《千里江山图》,排队成为北京“地标性建筑”;戊戌-己亥交会之际上海博物馆举办“丹青宝筏——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”,展馆俨然网红打卡圣地,摩肩接踵,水泄不通。
不看原作,怎知黄公望诸法俱备,点化神奇?
不看原作,怎知倪云林枯笔意写,逸士风流?
不看原作,遑论沈石田苍劲生辣,格调高古?
不看原作,遑论文征明笔法精致,舒卷潇洒?
不看原作,难领八大山人笔势惊人,超然物外;
不看原作,难领苦瓜和尚搜尽奇峰,妙写自然。
让李巍松尤为自豪的是:别人画画临摹的可能是画册,而他临摹的很多却是原作。
大千居士曾摹钱舜举《石勒问佛图》,其以赝本为范,参以六朝壁画而得古意。而李巍松却有幸得睹清癯老人此图真迹,朝夕晤对,比之大千,幸甚之至!
为步趋前贤,李巍松数赴敦煌,重走大千之路;其亦海量临摹,心摹手追,“师古”“师心”,致广大而尽精微:时季爰之古雅富丽,时云彰之幽淡清劲,时倩庵之清隽雅逸。河南省书画院原院长谢冰毅看过李巍松的作品后誉之曰:“不能发幽微之理,必无以实广大之体;而不致广大,则断无以尽精微之妙。信夫!揆之做人、作画其致一也。余观巍松画作有年,每一展卷,莫不感受如是。”
文征明在赵伯驹《春山楼台图》中题跋曰:“余有生嗜古人书画,尝忘寝食。每闻一名绘,即不远几万里,扁舟造之,得一展阅为幸。”李巍松亦痴迷此道,今日上海访印,明天北京看展,后天就又跑到香港参加“私人鉴赏”,整日空中飞人,为我国的航空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。
《石语》一书中,石遗老人对钱锺书一再强调:“为学总须根柢经史,否则道听途说,东涂西抹,必有露马脚狐尾之日。”陈子庄在《石壶论画语要》亦云:“荀子云‘始乎诵经,终乎读礼’。我们搞艺术不能单凭天赋那一点东西,需读书来涵养性灵,最后还要进入哲学境界,把思想加以整理,这样才会有创造”。
《雨后凌波》 纸本设色 100X50cm 2022
李巍松从小钟爱国学,四书五经,经史子集,别人眼中的枯燥乏味,他却读出了光风霁月、菜根异香。
以文养质,文为本基。李巍松在国学方面也下过不少苦功,《梦溪笔谈》、《文心雕龙》、《沧浪诗话》等国学经典不仅熟读,且究心于诗词歌赋、经史典籍。摘抄笔记,信手拈来:其己丑所作《月夜归舟》:“细草微风,两岸晚山迎短棹;垂杨残月,一江春水送行舟。”即是摘抄明代陈继儒辑撰的《小窗幽记》中句;己丑清明所作《万壑松风》:“万壑松风,百滩流水,意在笔先,笔随心止”。则为笔记清王原祁《题万壑松风诗》,且冒狗尾续貂之讥赓续前韵云:“声光闪烁,宋人之髓,溯流董巨,六法如是”。
浸淫有年,步韵数载,李巍松逐日也能律从胸出,意造腕底。己丑年作《听雨》:“是日大暑前日有稀见之日食,然霪雨霏霏不能得见,颇觉遗憾。余最爱蒋竹山《虞美人.听雨》,因制以此帧以遣寂寥。己丑大暑前日巍松。”同年李巍松又喜得于非闇《青城红叶》卷轴,品相如新,光彩照人,随比对摹之:“霜叶娇艳似火,白雀灵动如生,令人叹为观止,爱不释手,悬壁对摹,更觉前贤妙处难觅,只可得其仿佛矣!己丑立秋日于敬之斋,巍松并记。”
人闲居时不可一刻无古人,落笔时不可一刻有古人;平居时有古人而学力方深,落笔无古人而精神方出。李巍松铭之践之,身体力行,其壬辰作《汉寿亭侯像》题跋云:“燕京徐燕孙为近世人物画大家,尔时名动京师。余曾藏其所作《关帝圣君造像》一帧,造型虽些许失准,须眉亦浓墨干笔皴成。呈现率真逸趣之面目,然不失雍容典丽之致。今摹一帧,力追原作之面貌,造型夸张谬误,亦未做更正,不知会否有得翁之遗韵?”
观千剑而识器,操千曲而知音。虽说“留心学到古人难”,但李巍松“立志不随流俗转”。收之名山藏以富鋈,比临晤对,朝乾夕惕,故能视野宏阔,思接千载,“吟咏之间,吐纳珠玉之声;眉睫之前,卷舒风云之色”。
郑午昌壬午作一山水题诗云:“何处溪山不着春,心无所住便无尘。倘教着意寻仙境,就作桃源洞外人。”李巍松盖用一管湖颖,心无所住,念兹在兹,万象在旁,百态迭生,演乾坤之广大,致人心之精微。
《花间独酌》 纸本设色 50×100cm 2019
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为我国至为重要的政治高地,每天央视《新闻联播》里都有出镜。很多书画家以作品能入驻之而为梦、而为幸、而为荣。陈列于此的诸如:齐白石《子孙万代》、潘天寿《映日荷花别样红》、李可染《万山红遍》、刘海粟《黄山狮子林》、谢瑞阶《大河上下 浩浩长春》、王成喜《报春图》、侯德昌《幽燕金秋图》等等,都是画家的代表之作、精心创作、呕心制作。
己亥恰逢建国七十周年,李巍松受邀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六尺整张竖幅《关山晓月》,以独家秘制的“梵青”之色入画。“梵”在佛教和印度教中解释为“寂静、高净、玄妙、不可描述”之境界,以此颜色和技法作雪夜冰轮,冷湖秋月,正是古人冰魂玉魄、明月前身之意境。
名声日隆,邀约不断。辛丑建党百年,李巍松又受邀参加了“忆峥嵘岁月 壯红色画卷”作品展藏活动,其创作的横八尺雪景巨嶂《上元瑞雪》又被北京天安门永久收藏。
为完成此巨幅创作,其“毕其功于一役”,闭户裹足,谢客拒酬,矢志月余,沉潜精绘,“总想对你表白,我的心中是多么豪迈!”。
上元节亦称元宵节,为一年肇始,有祛邪祟、保平安之寓意;瑞雪有祥瑞、兆丰年之美好期许。
清唐岱《绘事发微》载:“凡画雪景,以寂寞黯淡为主,有玄冥充寒气象。”李巍松却反道行,守正不忘创新,砥砺牢记使命,夜空和湖水均以唐代“装堂花”的青色平涂技法,使画面纯净而明亮,整饬而典雅。深谷寒柯间,萧寺掩映;寒汀溪水滨,冻树萧瑟;笔法求清健,意境慕高古;既饶江天寥廓之味,又富野逸清寂之趣。
雪景丹青,代不乏人。唐王维《江干雪霁图》、北宋范宽《雪景寒林图》、南宋夏圭《雪堂客话图》、元黄公望《九峰雪霁图》、明吴伟《灞桥风雪图》、清弘仁《西岩松雪图》,乃至悬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“头牌”——傅抱石与关山月合作的《江山如此多娇》,亦为“冰雪山水”佳构。
《后赤壁赋》 纸本设色 132x66cm 2023
明代沈周题王维《万峰积雪图》跋曰:“城中十日暑如炙,头目眩花尘土塞。僧楼今日见此卷,雪意茫茫寒欲逼。古栟修柳枝袅矫,下有幽簧侧从碧。隔溪胶艇不受呼,平地贯渚无人迹。”东晋顾恺之《魏晋胜流画赞》有“迁想妙得”之说,立于《上元瑞雪》图前,“已觉冷风拂面浦,又如湿气生银田”(乾隆诗句)。
佛家“入清凉境,生欢喜心”!亦复如是耳。
李巍松真正转向佛释绘画,是在2007年移居多伦多之后。其远离尘嚣,与世隔绝,沉溺于敦煌、法海寺、永乐宫等寺观壁画以及张大千佛释绘画。
有大千居士“画家就是上帝,不为万物所驱”之语庇佑上路,李巍松醉心魏晋汉唐,对佛释题材虔诚供养,终修得菩提彼岸花开。
聚沙成塔,集腋成裘。李巍松前些年整理了一下自己多年的佛释研究笔记,一次性推出两部专著《中国佛释绘画浅析》和《三千大千:张大千佛释绘画研究》,此为其数十年佛释绘画研究心血结晶。
之后两部重头《妙相梵容》和《古质今妍》又相继付梓。学术喜结硕果,师友靡不欢喜。
历来佛学典藉,不失之陈篆玄妙、遣词幽微,则失之深闭固推、诡异自矜,致后之学者迷离恍惚,欲从无由,而往往流入歧途。李巍松所著佛释专著则浅显易懂,无晦涩空洞之病,编绘亦纲举目张,有条不紊,私学得此,无师可通。
《莲花百亿》 纸本设色 100cm×50cm 2021
有次我出差北京到琉璃厂中国书店选书,还见到《中国佛释绘画浅析》和《三千大千:张大千佛释绘画研究》跻身畅销艺术书榜,大有“忽逢幽人,如见道心”之感,当即拍下微信李巍松;他当即回复:卖的还可以!自信中,有快慰。
就像影视歌的“三栖”明星一样,李巍松缘于在花鸟、人物、山水三科既能且擅,天津杨柳青出版社还给他出版了一套针对学画者的大八开版“绘画实用教材”:《实用原大白描——设色古意山水》、《实用原大白描——设色富贵文禽》、《实用原大白描——设色条屏菩萨》。
出版社看发行好、有钱赚,乘胜追击,大干快上,又给他出了一本《中国当代艺术巨匠——李巍松》。他多少有点“不好意思”,不怎么示人;出版社却不管不顾,“大张旗鼓”。
人民美术出版社曾出版过《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》、《中国当代名家画集》两套大型系列画集,入选艺术家要么造诣深厚、一方翘楚,要么年高德劭,自成码头;要么是已成历史定论、故去的一代宗师,要么在70岁以上、当代艺术巨擘,若任伯年、吴昌硕、齐白石、黄宾虹、徐悲鸿、张大千、溥心畲、林风眠、潘天寿、李苦禅、朱屺瞻、傅抱石、李可染、关山月、蒋兆和、吴冠中、黄永玉、范曾等等。
这两套画集以其“宏大的选题规模,精湛的编辑、设计、印制水平”,加之其函套外表是庄重的“中国红”,久而久之被美术界戏称为“大红袍”。
“大红袍”加身,乃无数艺术家之终极追求!
李巍松一因“年龄问题”,二因“还有进步空间,定论尚早”,未能入围“大红袍”,而2020年却成功入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“小红袍”。
这个“小红袍”也不简单,能入围者个个都非等闲之辈。像李巍松一样的“70后”画家,更加鲜矣。
《漫天花雨》 纸本设色 100x50cm 2022
宁在一思进,莫在一思停。“拼一口气,点一盏灯。”李巍松夙具慧根,精通禅理,其对艺术之虔诚,恰如对菩萨之礼敬。其笔下佛像菩萨:妙相梵容,万世传灯;有灯有人,指引众生。
李巍松有方闲章“独坐观心”,当出自《心地观经观心品》:“若能观心体性空,惑障不生便解脱。”其寂然凝虑,力避俗尘——坐得了冷板凳,耐得住真寂寞,放得下高身段,沉得住气,稳得住心,守得住艺。其《相佛》中有幅《百禄仙人图》,当为自况:“独坐观心,鹿豕成群,任彼世态之炎凉,从他人情之反复。”
玄奘法师《八识规矩颂》第六识颂云:“发起初心欢喜地,俱生犹自现缠眠。远行地后纯无漏,观察圆明照大千”。此颂正应了“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”——“实获其心”。李巍松潜修敏悟,耳濡目染,早已久炼成钢;其志在丘壑,意在烟霞;其超出尘世,已臻“无人相,无我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”之境矣。
《九色锦鲤》 纸本设色 132x66cm 2022
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冯宝麟先生曾为李巍松治过多方细朱印,有一方“心静如水”入选进《闲雅西泠》一书,其边款云:“肝肠似火,心静如水。巍松方家嘱刻。壬辰冬,冯宝麟并识。”
此为知者之言。李巍松一幅幅“妙相梵容”非荡尽尘渍、“心静如水”不可得——安忍不动如大地,静虑李深密如秘藏;然对艺术之痴迷,又“肝肠似火”,贪痴沉沦,不能自拔。
试想:即便李巍松不画画,照样能成为一时一地的豪杰:唱戏能成名角,出家能成高僧——痴迷者也,苦恋者也。
山西应县净土寺有联曰:念念不离心,要念而无念,无念而念,始算得打成一片;佛佛原同道,知佛亦非佛,非佛亦佛,即此是坐断十方。
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;关山路远,道阻且长。但人要往远看,过了山,眼界就开阔了。
当然,摆在李巍松面前的还有很多座山,他需要不断地登攀,以其用工之勤、究学之审,天以假年,成必卓荦——“学艺如登山,一步一重天”。
艺术家简介:
李巍松,名松,字巍松,以字行,号敬之,室名敬之斋、听松禅室。1970 年生于河南郑州。现为:华夏文化促进会书画院名誉院长,北京师范大学中华国学院书画艺术研究中心首席顾问、客座教授,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华诗词学会会员,上海张大千大风堂艺术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、特聘画师。
参考书目:
1、《齐白石自述》 齐白石 著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5年8月版
2、《中国佛释绘画浅析》 李巍松 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4年4月第一版
3、《三千大千:张大千佛释绘画研究 》 李巍松 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4年4月第一版
4、《中国画名家作品精选——李巍松作品》 李巍松 著 陕西美术出版社 2012年12月 第一版
5、《相佛——李巍松佛教人物画集》 李巍松 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2年11月第一版
6、《雅债: 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》 (英)柯律格 著 刘宇珍 邱士华 胡隽 译 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 2012年4月第一版
7、《石壶论画语要》 陈子庄 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年3月第一版
8、《中国绘画史》 陈师曾 著 中华书局 2014年1月第一版
9、《梅花知己:民国文人印章》 管继平 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4年8月第一版
10、《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》 于非闇 著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0年12月第一版
11、《古稀新声》 张海 著 河南美术出版社 2014年5月第一版
12、《近代印坛点将录》 王家葵 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8年3月第一版
13、《闲雅西泠》 李平 主编 中国艺术家出版社 2013年3月第一版
14、《画家生涯》 (美)高居翰 著 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 2012年1月第一版
15、《印典》 (清)朱象贤 著 中华书局 2012年5月第二版
16、《书法秘诀通考集注》 罗福寿 编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3年9月第一版
17、《小窗幽记》 (明)陈继儒 著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第一版
18、《人民大会堂珍藏书画》 苏秋成 石启忠 主编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9年版
20、《石语》 钱锺书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1月版
21、《绘事发微》 (清)唐岱 著 周远斌 注释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2年4月版
22、《沈周六记》 汤志波 秦晓磊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20年9月版
23、《南齐书》 (梁)萧子显 著 中华书局 1972年1月版
24、《书法秘诀辑要》 清人原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7年3月版
25、《李巍松画集 》 李巍松 著 河北美术出版社 2010年12月第一版
26、《书谱》 (唐)孙过庭 著 赵宏 注解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3年11月版
27、《<二十四诗品>讲记》 朱良志 著 中华书局 2017年11月第一版